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圖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鏡頭:北京正陽橋鎮水獸 見證古俗智慧
http://www.crntt.tw   2025-09-15 00:29:17
北京正陽橋2021年考古出土的鎮水獸。(中評社 盧誠輝攝)
  中評社台北9月15日電(記者 盧誠輝)北京正陽門至今已有606年歷史,在正陽門箭樓南側、前門大街北端,原是正陽門護城河的正陽橋遺址,2021年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正陽橋下挖掘出一具古時用來祈求抵禦洪水侵害的“鎮水獸”,見證中國千年來鎮水文化的古俗智慧。

  北京正陽門在明朝永樂年間的1419年創建,初名為“麗正門”,俗稱“前門”,直到1439年才更名為“正陽門”,是明清北京城內城的正南門,其城樓也是明清北京城內九門現存的唯一一座城樓。現在北京最熱鬧的前門大街就位在正陽門前,而被俗稱為“五牌樓”的正陽橋坊,更享有“國門牌樓”的美譽。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根據1897年和1919年的正陽門街景照發現,正陽門前的護城河上,曾有一座早在1439年就已修建的石橋,但後來因護城河加蓋與道路改造,正陽橋被埋入地下,為了解正陽橋的保存狀況與結構,2021年啟動了考古挖掘計畫,在層層覆土下,發現了一座體量龐大的鎮水獸。

  鎮水獸的典故來自中國古俗傳統,每當修築運河橋樑時,為了祈求神明保佑,都會在橋下設置各式各樣的鎮水神獸,以求能抵禦洪水侵害。相傳,鎮水獸的文化傳統最早從神話中上古時代的大禹治水時期就已開始,後來在中國各地也確實陸續被考古挖掘出各種形式的鎮水神獸,充分見證中國千年來鎮水文化的古俗智慧。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