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學良位於北投幽雅招待所的起居室。(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3月17日電(記者 鄭羿菲)春寒料峭,台北市北投區成為北台灣泡溫泉勝地之一,少帥張學良1960年代被幽禁於北投的幽雅招待所,如今改為少帥禪園,成為民眾泡湯的熱門去處,一邊泡湯、一邊眺望當年張學良每天映入眼簾的北投風光、一邊遊覽當年歷史。在陸客高峰期時,少帥禪園也是隱藏版的“旅遊勝地”,幾乎每天都會有近千陸客入園參訪張學良的起居所,憶當年少帥生活。
少帥禪園原來是日據時代的“新高旅社”,曾是日本神風特攻隊出勤前飲酒作樂地,禪園依山而建,天晴時可瞭望關渡平原,四周環境靜謐,衹有一條蜿蜒小徑能通往張學良過往的起居室,但還得先路過當年的哨亭與警衛室,30名警衛保護張學良,同時也是監視管束時期的張學良。
少帥禪園內主要有四個建物,一是張學良與夫人趙一荻起居室,現已把部分改建為餐廳,起居室外一隅,陳設著張學良與蔣經國的合照,從起居室仰望就看得到園區入口,但沿著一旁的蜿蜒小徑走,卻得通過當年實為監視的警衛室,現在已改為茶館。接著,還有一條小路通往少帥紀念亭,除了陳設張學良木雕外,也復刻張學良寫給蔣中正的輓聯“關懷之殷、情同骨肉;政見之爭,宛若仇讎。”道盡一生抑鬱與糾葛的惆悵。
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於1901年6月3日在遼寧出生,是奉系軍閥領袖張作霖長子,曾為中華民國陸軍元帥,人稱“少帥”,“民國四公子”之一。
1936年張學良發動西安事變,事後遭蔣介石軟禁,並隨國民政府遷台,在台期間先是軟禁於新竹縣五峰鄉,1949年先搬至高雄壽山,隔年又重返新竹五峰鄉,直到1957年移至高雄西子灣,1959年在移居台北北投幽雅招待所(今少帥禪園)。
直到1961年開始解除管束(軟禁),但仍受監視,當年張學良與夫人趙一荻選擇移居北投復興崗自建屋舍,成為張學良一生居住最久的地方,也是張學良在台灣唯一擁有的私人財產,直到1993年張學良夫婦才定居美國夏威夷,2001年張學良於夏威夷檀香山病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