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圖片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劉建超:“以實力促和平”是霸權思維新化身
http://www.crntt.tw   2025-07-04 11:45:21
  中評社北京7月4日電(記者 海涵)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部長劉建超7月3日在第十三屆世界和平論壇上發表午餐演講。劉建超表示,戰亂交替不應是人類的宿命,持久和平才是我們的彼岸。基於對人類前途命運的思考,習近平主席呼籲攜手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提出全球發展安全倡議,倡導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新安全觀,指出了一條走向和平、繁榮、安全、進步的新路。這是中國在結合自身歷史傳統和實踐探索,並充分吸取其他國家經驗教訓的基礎上提出的,其底層邏輯是普遍安全,是對絕對安全和零和博弈的否定。

  劉建超表示,和平與安全問題,始終是人類文明發展進程中的重大命題與關鍵變量,也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緊迫、最複雜全球性挑戰。我們每天早晨開始閱讀新聞,動蕩與衝突時常占據頭條。環顧全球,烏克蘭危機延宕三年依然炮火紛飛,中東衝突從滿目瘡痍的加沙又蔓延到以色列和伊朗之間的正面衝突,非洲蘇丹內亂造成大量的人員傷亡,衝突動蕩的畫面刺激著向往和平人們的神經。尤其令人不安的是,在全世界人民紀念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和聯合國成立80周年之際,我們看到的是對安全威脅的回歸。

  “人們說:和平只是戰爭的喘息。這真的是常態嗎?”劉建超表示,古往今來,我們曾聽到太多對訴諸武力的辯解,比如對利益的追求、對權力的爭奪、對安全的焦慮、對信仰的偏執等等,但我們卻發現,所有的一切都根植於“零和博弈”的理念在作祟。在這樣的理念驅動下,資源只能是我多你少,權力只能是我大你小,安全只能是我有你無,信仰只能是我優你劣。理性讓位於殺戮,良知讓位於野蠻,人類用智慧創造出的文明,又將其親手摧毀。在這樣的理念驅動下,衹有絕對安全,似乎才是真正的安全。而為了所謂絕對安全,甚至可以置他人的安全於不顧。

  不久前,美國的國防部長赫格塞思先生在香格里拉對話會上大談所謂的“以實力促和平”。劉建超指出,他的這種說法是霸權思維的新化身,他真正想要的是武力而不是對話,挑動的是對抗衝突,而不是和平和諧。在這樣的理念推動下,休斯底德陷阱必然是大國的宿命,而中小國家很難獨善其身,常常面臨被霸權逼迫選邊站隊,淪為大國爭霸的犧牲品。在科技革命與根本性改變戰爭形態的今天,如果仍然執迷於零和博弈、絕對安全,甚至不惜將人工智能等創新成果應用到戰爭手段之中,世界人民很可能面臨的困境就不是誰輸誰贏,也可能是共同的毀滅,這將是人類文明無法承受的代價。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