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孫阿姨制作的佛跳墻(中評社 劉一瑋攝) |
中評社成都4月26日電(實習記者 劉一瑋)25日晚,四川的傳統客家壩壩宴與台灣獨特的辦桌文化成功融合,呈現了一場獨特的川台味道盛宴。此次活動將四川的客家壩壩宴與台灣辦桌文化結合,首次亮相於成都“萌想星球”文化空間。在四川和台灣之間,味道總能成為溝通的橋梁。這場別開生面的宴會不僅展示了風味各異的兩岸美食,也為兩岸美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一個全新的平台。
“在四川的菜桌上可有一碟台灣味”。在成都生活二十年的台灣美食家孫阿姨通過巧妙融合台灣辦桌風味,成功打造了一道既有四川風味又不失台灣特色的創新菜品。不同於傳統的川菜口味,孫阿姨大膽加入了台灣本地的食材和做法,將兩岸的味道深度交融,創造出一種全新的餐飲體驗。特別是在香料和配料的使用上,孫阿姨不僅保留了川菜的麻辣鮮香,也引入了台灣的清甜和溫潤,使得整個宴席的口感層次更為豐富。其中頗具特色便是台灣的刈包,形狀跟肉夾饃相似,卻擁有著更具地方特色的味道。而此次宴席壓軸菜的選擇,孫阿姨挑選了佛跳牆,由於台灣島四面環海、海產豐富多樣,在民間鄉宴“辦桌”席上常常合採用虎就魚皮、尤魚幹、於貝、排骨、肘子、豬肚、芋頭、大白菜、鵪鶉蛋等食材,融合了大海的鮮甜和豬肉的濃香,其中芋頭的粉糯、吸飽眾多食材箱華後大白菜的清甜,更是佛挑將令人難忘的精彩。“席中東坡肉,案上雅南豬”,“城市壩壩宴”特別選用了四川本士珍稀豬種“雅南豬”作為佛跳牆中的主要食材。
“鏈接四面八方”。此次活動在“萌想星球”這一富有創意和互動感的餐飲文化空間舉行,這個地方本身便是創意與美食的交融地。在這裡,傳統川台菜肴被賦予新的生命,而“萌想星球”也成為了兩岸美食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
這場跨越海峽的美食碰撞,打破了地域的界限。無論是四川壩壩宴的熱情豪邁,還是台灣辦桌文化的溫暖社交,孫阿姨通過巧妙設計將兩者精髓結合,讓賓客在享受美食的同時,也感受到兩岸文化的無形連接。
正如孫阿姨講到的“滋味是融合後的和諧,成就彼此。”此次融合不僅僅是食材上的碰撞,更是文化上的交流。不僅讓四川的傳統味道走進了台灣的餐桌,也讓台灣的辦桌文化為四川的宴席增添了新意。兩岸的廚藝與味道互通有無,既尊重了傳統,又追求創新,展現了深厚的文化根基與現代風味的完美結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