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中國政情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何立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
http://www.crntt.tw   2025-11-11 10:56:09
  中評社北京11月11日電/何立峰同志在人民日發表文章《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以下為文章全文: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對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作出重要部署,我們要認真學習、深刻領會、貫徹落實。

  一、深刻理解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大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關於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論述,體現了對生產力發展一般規律和我國發展階段性特徵的深刻把握,創新和發展了馬克思主義生產力理論,豐富和發展了習近平經濟思想,為新時代新征程上推動高質量發展和中國式現代化建設提供了科學指引。“十五五”時期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具有重大理論和現實意義。

  (一)從歷史邏輯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帶動了當時階段社會生產力的全面提升和發展。新質生產力是生產力中創新最活躍、技術最前沿、前景最廣闊、影響最廣泛的部分,代表生產力的演進方向。18世紀以來,生產力發展進入前所未有的活躍時期。回顧全球科技和產業革命歷程,從開始於18世紀60年代的機械化,到19世紀中葉的電氣化,再到20世紀60年代的信息化,每次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都意味著全新通用技術普遍應用,推動主導產業和支柱產業迭代升級,從蒸汽機、紡織機、鐵路,到電力、石油、化工、汽車,再到原子能、計算機、航天技術等,帶動社會生產力水平極大躍升。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堅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創新是第一動力,抓住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機遇,通過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帶動,有效提升了整體社會生產力水平,大踏步趕上時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