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22日,佩戴護具的“小騎士”在波浪起伏的泵道上騎行。(圖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8月24日電/據新華社報導,“十四五”以來,我國普惠育幼服務體系建設駛入快車道,越來越多的育兒家庭享受到便捷、優質、可負擔的托育服務。
擴大普惠供給,托育服務“量”“質”齊升
“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發展普惠托育服務體系,健全支持嬰幼兒照護服務和早期發展的政策體系。
走進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兒童成長中心,寬敞明亮的教室裡,孩子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唱歌、搭積木,歡聲笑語不斷。這家去年12月投入運營的公建民營普惠托育機構,每月收費3100元,每天餐費50元,並配備了專業師資和標準化課程,深受家長歡迎。
這個中心是我國普惠育幼服務快速發展的一個縮影。杭州上城區結合“幸福鄰里坊”建設、老舊小區改造、未來社區創建等開發普惠托位5650個;成都社區育兒站提供臨時托管服務,讓雙職工家庭不再為“接娃難”發愁;深圳企業園區嵌入托育點,員工帶娃上班兩不誤……各地普惠育幼服務“量”“質”齊升。
記者從國家衛生健康委瞭解到,2024年,全國托位數達到573.7萬個,比“十三五”末增長126%。2024年,我國托育服務縣級覆蓋率達到98.5%,托位數連續3年增長率超過20%,托育服務更加優質、可及、便捷。
創新服務模式,科技賦能智慧托育
“十四五”期間,科技與托育服務的深度融合,讓育兒更智能、更便捷、更人性化。
聚焦傳統中醫藥文化,家長和孩子們一起製作健脾養胃的四神湯、中醫藥香囊;教室裡布置互動道具,讓孩子們在互動遊戲中學習瞭解醫療科普知識……作為武漢市江夏區第一家公辦普惠托育園,江夏婦幼知音托育園積極探索醫、育、學一體化嬰幼兒照護服務新模式,將兒童保健與嬰幼兒托育服務相結合,提供科學、專業的健康管理和早期教育指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