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會長何潤生(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1日電(記者 盧哲)全國政協十四屆三次會議第三場“委員通道”集體採訪活動10日在人民大會堂中央大廳北側舉行。全國政協委員、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副會長何潤生講述了一個關於澳門回歸祖國25年粵澳一家親的縮影的真實故事。何潤生說,琴澳一體化發展,用事實向世界證明,“一國兩制”行得通,辦得到,得人心。
當天的集體採訪活動上,在談到關於對琴澳一體化的體會時,何潤生說,回歸祖國對澳門的經濟發展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作為一名親歷者,他深切感受到澳門回歸祖國的新氣象。
何潤生講述,六年前在一個居民座談會上,他認識了一位澳門居民陳姐。“她婚後搬到中山住,每天往返中山澳門上班。那時她很擔心孩子的上學問題。孩子回澳門要兩地奔波,這是一個家庭的煩惱。”經過調研,何潤生發現很多到內地生活的澳門家庭面臨一些共同的難題。在這個情況下,何潤生在2019年的全國兩會上提交了提案,對澳門橫琴深度合作提出了建議。“在2020年的12月,珠海市政府公布了澳門的新街坊項目,這個新街坊項目可以為澳門的居民提供在橫琴3800套的住房,還有澳門學校、衛生站等。”
新街坊項目在2023年12月建成。何潤生介紹,為了讓澳門的居民更加瞭解新街坊和橫琴的深入情況,廣東辦事處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街坊會組織了600多團的琴澳一天游,超過2萬人到新街坊實地考察。澳門的居民發現在當地的融合上已經取得了很多突破,他們的孩子可以入讀橫琴學校,享受澳門的教育待遇。要看醫生、要辦一些澳門的公共服務,在澳門的衛生局直接營運的衛生站和澳門政務24小時的服務中心,都能夠解決問題。“還有澳門居民熟悉的社區服務,在我們的新街坊講解服務中心,很快認識很多新朋友,一起學普通話,做義工,生活很充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