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7日電/據大公報報導,美國政府倫理辦公室15日公布一份財務文件,顯示特朗普在今年8月底至10月初期間進行了超過175筆金融交易,總額至少8200萬美元(約6.4億港元)。該辦公室今年8月披露的一份文件就顯示,特朗普上任以來購入超過1億美元債券(約8.1億港元)。路透社報導指,新的債券交易涵蓋多個領域,不乏受益於其政策調整的行業。
根據美國1978年《政府道德法》,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高級政府官員必須定期公開披露財務狀況,並向美國政府倫理辦公室提交報告。報告僅要求披露股票、債券、商品期貨及其他證券交易的大致範圍。
美國政府倫理辦公室15日公布總統特朗普的財務披露文件,顯示他在今年8月28日至10月2日期間共進行超過175筆債券交易,總額至少8200萬美元。據路透社報導,該文件並未列出每筆交易的具體金額,僅提供大致範圍,因此這些債券交易的總價值可能最高超過3.37億美元(約26.3億港元)。特朗普沒有申報任何出售行為。
美國政府為英特爾大股東
文件顯示,特朗普在過去近三個月內購買的債券中,大部分為市政當局、州政府、郡政府、學區及其他與公共機構相關的實體所發行。其餘新購入債券則涵蓋多個行業,包括芯片製造商博通和高通、Facebook母公司Meta、零售業巨頭家得寶和醫療保健公司CVS Health,以及高盛集團、摩根士丹利等華爾街銀行。8月下旬,特朗普還購入了摩根大通等投資銀行債券。
其中,特朗普購入英特爾債券最引人關注。在特朗普要求下,美國政府於8月22日與英特爾公司達成協議,以89億美元認購4.333億股英特爾普通股,獲得英特爾9.9%的股權,成為英特爾最大股東。不久後,特朗普本人也購入英特爾債券。
美媒指出,特朗普投資債券所涉行業正因其政策變動受益,包括放鬆金融監管、支持加密貨幣等,加深外界對其利益衝突的質疑。
美國政府倫理辦公室今年8月公布特朗普第二任期內首個財務報告,顯示自1月重返白宮至8月初,特朗普共購入總額至少1.037億美元(8.1億港元)的債券,其中部分債券就來自受聯邦政策改革影響的企業。彭博社報導指出,特朗普在擔任總統期間既未剝離資產,也未將其資產轉入由獨立監管人管理的保密信托中,是自美國通過《政府道德法》以來第一位未遵循此慣例的總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