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韓峰會不免討論涉華議題 蓋蒂圖 |
中評社華盛頓8月23日電(記者 余東暉)韓國總統李在明將於25日(星期一)與特朗普在白宮會面。這是李在明作為韓國總統首次訪美,也是這位韓國新任總統與特朗普的首次會晤。此次美韓峰會的議題廣泛,其中與中國直接相關的可能包括:韓國是否在增強美國應對台海危機的“戰略靈活性”發揮更大作用?韓國在美國主導的供應鏈調整中發揮什麼作用?此間觀察家相信,講求對華務實政策的李在明在這兩方面的表態都會小心謹慎。
外界並不期待李在明此訪會達成很多重大成果,更重要的是6月份剛上台的李在明將借此機會,與屢次擦肩而過的特朗普建立起個人關係。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CSIS)朝鮮項目主席車維德(Victor Cha)說,希望兩位領導人能夠產生良好的化學反應。這類初次訪問,首要任務是確保雙方有足夠的時間相處,相互瞭解,互相欣賞。
車維德分析,此次美韓峰會討論的問題分為四大領域:
首先是聯盟現代化。這是指美國在朝鮮半島軍事態勢的潛在變化,可能包括減少地面部隊,增強海空力量,增加韓國國防開支,調整費用分攤安排,恢復戰時作戰指揮權,加強國防工業合作等。在負擔分攤方面,根據目前的特別措施協議(SMA),韓國提供了超過10億美元的資金。韓國還承擔了在漢弗萊營建造美國海外最大軍事基地的全部費用。但特朗普顯然想要更多。他希望所有盟友的國防開支接近GDP的5%,希望韓國分攤50億美元,甚至100億美元。
第二個重點是聯盟的地區作用,指的是與日本的特定戰略國防和情報合作,以及韓國在半島外突發事件中支持美國的作用,其中包括美軍在台海發生衝突時所擁有的“戰略靈活性”。曾任五角大樓顧問的車維德說,即使特朗普本人不這麼想,但他身邊的國防部官員肯定會希望看到韓國在應對與中國的突發事件時做出更明確的承諾。
第三個重點是貿易投資,現在雙方的貿易投資框架協議已經達成,尚有很多細節需要商定。李在明此行將參觀被韓國公司收購的費城一家造船廠,旨在突出這一新的合作領域,讓韓國成為美國恢復艦船製造能力的關鍵合作夥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