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3月16日電/據新華網報導,14日在休斯敦閉幕的國際能源行業高端會議“劍橋能源周”上,天然氣和人工智能(AI)成為兩大焦點議題。與會人士認為,人工智能興起帶動數據中心建設等因素將推動全球天然氣需求持續增長;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在能源領域的應用與擴展也對該行業產生重要影響。
美國能源部長克里斯·賴特在“劍橋能源周”上發表講話稱,天然氣是過去15年來增長最快的能源,如今供應著全球25%的一次能源,是快速發展的石化行業的重點。
與會專家認為,除能源安全問題外,導致當前天然氣需求增長的最大驅動因素是人工智能的興起帶動數據中心建設。存儲計算機系統和服務器的數據中心需要消耗大量電力,而且這些電力需要全天候供應。發電廠使用太陽能和風能等可再生能源時,也需要不間斷地備用燃料,以確保陰天或風停時正常運營。
標普全球公司說,人工智能改變了天然氣行業在發電領域的敘事。此前,業界曾寄望風能和太陽能的快速發展會逐漸降低天然氣在發電結構中的占比,但如今,“情況顯然不同了”,電網可靠性變得非常重要。該公司預計,未來五年全球對液化天然氣的需求將增長40%。
與此同時,人工智能在能源領域正在得到快速應用與擴展。阿聯酋工業和先進技術部長蘇丹·賈比爾說,阿布扎比國家石油公司正在實施超過200個AI應用,涵蓋勘探、煉油、物流和戰略決策等環節,大大提高生產預測準確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