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藝術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中評鏡頭:台南岳王廟 高掛還我河山
http://www.crntt.tw   2024-07-11 00:25:36
台南市仁德區太子路的“岳王廟”,正面匾額有“還我河山”。(中評社 蔣繼平攝)
  中評社台南7月11日電(記者 蔣繼平)位於台南市仁德區太子路的“岳王廟”,主祀岳武穆王,也就是南宋抗金民族英雄岳飛,廟的正面匾額除了有掛有“岳王廟”三字,上方還有一塊“還我河山”,正殿還有“精忠報國”、“大義千秋”、“天下正氣”等匾額,神明桌上還有展示“岳母刺字”的彩繪盤,可說十足展現了岳飛的精神,也代表岳飛的故事深植人心。

  根據介紹,台南市仁德區的岳王廟的起源,考究最初為道光23年(西元1843)郭光侯抗糧事件失敗後,部分有志之士有感於當時清朝官吏在台之惡行,為激發民眾的愛國意識、並厚植反清復明的力量,遂於道光28年(西元1848)倡議籌建岳飛廟,奉祀岳飛元帥,以供庄民朝拜,同年即完成,但為了避清廷耳目,故廟成之後,改為元帥府。

  咸豐7年(西元1857)信徒鳩資將最初所建之廟改為坐北朝南,後因六甲店(元帥府所在之地)人口他遷,全庄僅存戶數不多,廟宇亦日漸荒廢,至光緒3年(西元1877),由地方有志之士李賞發起重修。戰後,1947年,再由地方士紳李進德倡議重修。1949年,時任台南縣長袁國欽獲悉元帥廟主祀岳飛,乃更廟名為岳王廟。

  從1979年起,台南岳王廟每年農曆2月15日岳穆王誕辰紀念日,都遵照古禮舉辦釋奠大典,場面莊嚴且深具教育意義。 


【 第1頁 第2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