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藝術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中評鏡頭:彰化客家餘三館名列台灣十大古宅
http://www.crntt.tw   2024-07-01 00:07:10
彰化“餘三館”門樓。(中評社 方敬為攝)
  中評社彰化7月1日電(記者 方敬為)彰化縣永靖鄉早年是由客家先民闢墾,當地保留許多客家文化及歷史古蹟,其中最著名的就是縣定古蹟永靖陳宅“餘三館”,該宅第創建於清代,主體建築仍保留清代時期的原貌,非常珍稀,因此也被列為台灣十大古宅之一,2021年知名台灣戲劇《茶金》曾來該地取景。

  餘三館是祖籍廣東省潮州府饒平縣元高都可塘埔鄉大榕社的陳家之宅邸,前後歷經多次改建、整建,現今規模為陳成鑑於1884年將舊宅擴建而成,清光緒時期1891年命名為“餘三館”,為紀念祖先創業艱辛,蔭澤後代“多福、多壽、多子”之意。

  餘三館是典型的客家宅院,呈現對內凝聚向心力,對外展現防禦性的傳統風貌。建好後,兄陳有功分得正身左側及左護龍,弟陳潤身分得正身右側及右護龍。正身是七間起,左右護龍各為五間起。

  中間大堂木構架為“三通六瓜”,雕畫精美,室內壁堵上繪有仕女、小孩圖、朱紅及黑底金線裝飾吉祥圖案,皆為難得一見的精品、孤品,正身廳前有四腳拜亭,以四根木柱為架構,台基高約50公分,與正身台基同高。 

  餘三館的磚牆砌法屬於“斗砌法”,用瓦片堆砌成一長方體,中間灌入糯米漿,等米漿乾後才堆砌下一塊磚牆,費工費時,但砌好的磚牆除十分堅固外,當發生飢荒時,只要將磚牆中的米漿塊取出泡水,即可成為救急食糧,這是當年客家人為預防飢荒而想出來的砌磚法,見證客家先民來台墾荒的歷史軌跡。

  餘三館匾額前有門樓一座,其上懸有1889年立之“餘三館”匾一幅。進大門,正廳外懸“成均進士”匾、“貢元”匾。正廳命名為“創垂堂”,以感念先人“創立家業,垂留後世”之德意。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