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南投10月10日電(記者 方敬為)賴清德成立“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拋出“培訓40萬可恃民力”政策,“必要時支援軍事行動”。台灣前空軍司令部少校參謀官邱世卿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該構想憂患重重,由於配套不清、定義不明,最怕幾個情境發生。
邱世卿舉例,政府不承認40萬民力是“民兵”,恐怕導致這些人在戰時無法受到國際公約保護,且這些民力的指揮調度權限不明,倘若由特定立場的民防組織管理調度,不能排除在戰時反過來成為管理社會秩序、治安的工具,可能有侵犯百姓權益的疑慮,尤其當這批人力遠超過正規軍人數量時,若缺乏適當的約束管理,恐怕產生諸多負面效應。
邱世卿,台灣空軍官校畢業,曾擔任台灣空軍志航基地補給官、彈藥官、台灣空軍司令部少校資訊參謀官。現從事人工智慧應用研發,去年4月出版《戰爭下的平民生存手冊》引起話題。
賴清德日前主持“全社會防衛韌性委員會”會議,提到將培訓40萬名可恃民力,達到社會防衛韌性的目標。行政院長卓榮泰8日於立法院會說明,40萬民力包含義警、義消及志願團體等,主管單位為內政部。
邱世卿表示,賴清德政府此時拋出培訓40萬民力,無論可行性為何,都顯示出台灣當局正在備戰,相關舉措能夠直接聯想2022年俄羅斯與烏克蘭戰爭爆發時,烏克蘭當局所採取的方式,只是從目前公布的說法當中,比較奇怪的部分在於,這40萬民力並不歸軍方指揮,相關預算是編在內政部裡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