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國防部長顧立雄接受質詢。(中評社 俞敦平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20日電(記者 俞敦平)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今日邀請台國防部長顧立雄進行“潛艦國造原型艦海測執行現況及因應作為”專案報告。顧立雄表示,潛艦自造是國家重大軍事建案,原型艦已進入海上測試階段,將在安全與品質兼顧下完成各項驗證;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顧志中則說明海鯤號自6月起已完成三次浮航測試,潛航與深水測試將依程序推進,確保性能符合作戰需求。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20日邀請“國防部部長”顧立雄報告“潛艦國造原型艦海測執行現況及因應作為”,併請台灣國際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列席,並備質詢。
顧立雄在報告中指出,潛艦自造計畫為國家安全會議主導的重要專案,感謝立法院長期支持。他表示,海鯤號原型艦目前已進入海上測試階段,10月13日國防部已向立法院進行機密專報,今日則針對可公開內容進行說明。顧立雄強調,海軍將“按部就班、循序漸進”,在確保安全與品質的前提下完成性能驗證,以滿足作戰與操作需求。
海軍造船發展中心主任顧志中隨後報告指出,潛艦自造第三階段後續艦的籌建預算,目前依立院決議凍結五成,須待原型艦海測通過後報院解凍。他回顧,原型艦自2020年11月開工,2025年6月17日進入海上測試,採“漸進式構型延改”策略,需長時間調校裝備並逐項驗證性能,過程中遇到問題皆與台船及原廠協同解決。
顧志中說明,海測分為浮航、淺水潛航及深水潛航三階段,逐步驗證艦體性能與安全能力。海鯤號自6月中起已完成三次浮航測試,項目包括推進動力、通信、艦船操控及潛望鏡等系統驗證,隨後在7月至9月間進入乾塢,進行水密檢驗與戰鬥系統校正。
顧志中指出,目前正加速潛航前整備,重點在主機自動充電與整合式載台管理系統(IPMS)測試。由於涉及多家國內外廠商協調,測試進度受排程影響,但並非技術瓶頸,台船工程師已與原廠合作進行軟體優化,加速驗證完成。待潛航安全條件確認後,將依序進入潛航與深水測試階段,全面檢驗艦體操控、耐壓與戰鬥系統功能。
顧志中最後表示,潛艦自造是台灣首次自製潛艦工程,雖屢遇挑戰,但團隊從中累積經驗,為後續艦精進奠定基礎。海軍與台船將依契約要求,在交艦前完成所有缺失改正,最終在安全與品質並重的原則下完成全艦性能驗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