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外交部長林佳龍接受質詢。(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10月16日電(記者 鄭羿菲)《日經亞洲》12日報導,台灣受到“幾乎所有國家冷遇”,經貿談判進展停滯,甚至加拿大4月已與台灣完成貿易談判,但遲未簽署。台外交部長林佳龍16日表示,這份報導有錯誤,台加經貿協定還是會簽。
《日經亞洲》12日引述多名知情人士說法報導,日本、紐西蘭、加拿大及東南亞多國簽署貿易或產業合作協定,但在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導下變動的國際秩序,與中國大陸不斷擴張的影響力夾擊下,台灣受到幾乎所有國家冷遇,談判進展停滯。加拿大原已在今年4月大選前與台灣完成貿易談判,但卡尼政府至今未推進簽署程序,使台北擔憂協議可能生變。
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16日邀請外交部長林佳龍報告業務概況並備質詢。
中國國民黨籍立委馬文君、楊瓊瓔今天都在質詢時關切《日經亞洲》報導,台灣遭多國冷落經貿談判議題。馬文君表示,報導中載明,台灣與加拿大、澳洲、紐西蘭洽簽經貿協議卡關,“賴政府”一直爭取至少4個東南亞經濟體,希望達成經濟合作或有效協議,都被持觀望態度,報導認為經貿協定缺乏實質進展,是政府的重大挫折,尤其加拿大4月已與台談妥經貿談判,但9月已與印尼簽貿易協定,我們卻毫無進展?
林佳龍回應,這份報導有錯誤,最近台加簽了很多協定,包括2023年簽了投資促進保障協定,去年也簽訂科學技術及創新協議,期間加拿大也正式加入台美共同推動的“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CTF),所以進展很多。馬文君則打斷說,現在我們聚焦貿易協定,其他的不在乎,台加4月已談妥經貿協定,為何遲遲不簽署?
林佳龍則說,我們跟加拿大已經簽了投資貿易促進架構,現在要參考美國、英國,我們希望有更完整的協定,以整合起來,這是堆積木的架構,沒有所謂的協定簽不成。
楊瓊瓔則指出,不要一竿子就說報導有錯,4月已經談妥,現在10月了,為何延遲?未來會簽?
林佳龍回應,因為過程中加拿大有大選,政府換人,駐台代表也在暑假期間換人,談判過程並沒有什麼狀況,這件事持續進行中,並沒有像媒體標題寫的那樣,加拿大不會因此受影響,台加經貿協定還是會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