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頭條新聞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學者批台美關稅談判三問題 應把民意當籌碼
http://www.crntt.tw   2025-09-15 16:41:08
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中評社 俞敦平攝)
  中評社台北9月15日電(記者 俞敦平)在啟思民本基金會15日的記者會上,專家學者聚焦台美關稅談判有三大問題,包括談判團隊沒有實務經驗、不瞭解美國文化、談判過程過於黑箱,讓企業與社會陷入不確定。台大經濟系名譽教授林建甫指出,這場談判不是WTO教科書式的規則,而是政治現實下的極限施壓。若政府不透明,便失去凝聚共識、強化籌碼的機會。

  林建甫質疑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帶隊的談判團隊缺乏實務經驗,恐難有效與美方資本主義背景的官員交涉。基金會顧問楊應超則提醒,與美方交涉必須懂其文化脈絡,尤其新任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來自華爾街,“談判別蓋牌,民意才是最大的後盾。”

  林建甫指出,美方推動的“對等關稅”並非自由貿易下的協商,而是帶有強烈政治意圖的單邊施壓。“談判不是在WTO教科書裡,而是在政治現實裡。”他強調,特朗普政府運用的是極限施壓與籌碼交換,而非多邊規則。若台灣仍以傳統思維應對,恐將持續陷於被動。

  林建甫接著直指談判團隊的組成問題。他表示,這次團隊由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帶隊,但她過往專長並非經濟談判,甚至“最喜歡的就是共產主義宣言”,質疑能否有效應對美方以資本主義手法出招的談判模式。林建甫呼籲,團隊應納入企業家與熟悉市場的人士,補足現有官僚與學界出身代表的不足。

  林建甫同時批評,目前談判過程資訊封閉,僅在結果出爐時才讓外界知情,導致企業無法判斷是否接單、如何布局,進一步加重不確定性成本。“不要蓋牌,讓民意做後盾,我們才有籌碼。”他呼籲,政府應適度揭露談判進度,透過民意凝聚形成壓力,才能在與美方交涉時爭取更好條件。

  楊應超則從談判文化的角度提出補充。他指出,談判不僅是數字與條款,更涉及文化理解與互動方式。新任美國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出身華爾街,熟悉金融語言,若台灣代表團能納入熟悉華爾街文化的人,對話將更容易建立共鳴。他甚至舉例,若談判代表能閒聊美式足球、籃球或華爾街相關的話題,就能在氣氛上破冰,讓對方感覺“你懂我”,談判也更容易展開。

  “如果跟美國人談判,最好找熟悉美國文化的人加入,”楊應超說。他認為,現有團隊多是官僚或學界出身,與美方缺乏共同語言,難以在軟性互動上拉近距離。

  楊應超也強調,透明度是談判成功的另一個關鍵。日本、韓國等國家在談判過程中,會適度公布進度與爭點,進行“期待管理”,讓企業與民意有所準備,並形成談判後盾。台灣若始終黑箱,等到協議簽訂才公布,將失去民意支撐,也錯過以民意作為籌碼的機會。

  與會學者一致認為,台美關稅談判已不單是技術問題,而是影響就業、投資與社會信心的重大課題。如何將民調中顯現的廣泛不安轉化為談判能量,並在策略上結合透明度、文化理解與專業代表,將是政府能否守住產業根基的關鍵。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