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彰化師範大學全球創意創新創業研究中心主任王信文。(中評社 方敬為攝) |
中評社彰化3月19日電(記者 方敬為)台積電赴美擴大投資千億美元,但在台生產的晶片仍躲不過美國關稅,美國總統特朗普表示,對晶片在內的對等關稅,將於4月2日實施。彰化師範大學全球創意創新創業研究中心主任王信文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特朗普成功促使台積電落地美國,卻並未承諾台積電自他處生產的晶片品項有關稅豁免,台積電恐怕被剝兩層皮,也影響台灣的半導體產業鏈發展。
王信文,交通大學管理學博士,彰師大三創暨管理科技研究中心主任、智富經營管理學會榮譽理事長。曾任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調研學者、美國柏克萊加州大學訪問學者、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短期研究員等職,研究專長包括“國企”跨境電商策略、大數據行銷決策、區塊鏈、資通訊5G整合與智慧機械等。
台積電將斥資1千億美元擴大在美晶片製造業務,興建3座新晶圓廠、2座先進封裝廠,以及研發中心。特朗普16日上節目表示,他透過關稅手段,成功迫使台灣的晶片製造業務回流美國,“忘掉台灣的晶片吧!它來了,它將投資數千億美元,而且主要在亞利桑那州投資。”,並宣稱台積電還會加碼投資到2千億美元。但另一方面特朗普仍宣布,將於4月2日同時實晶片在內特定產業的對等關稅,加強貿易保護措施。
王信文表示,台積電為了避免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早一步宣布赴美投資,雖然在美國生產的晶片確實不受到關稅影響,但特朗普並未承諾台積電自他處生產的晶片品項有關稅豁免,如今並宣布4月2日針對晶片在內的產業對等關稅就要上路,並且要世人“忘掉台灣的晶片”,相關言行在在顯示,台灣的半導體產業並未隨著台積電赴美投資,而減去被課徵重稅的風險。
王信文指出,特朗普對關稅政策的運用,實際上是一種政治與經濟的籌碼,關稅本身不是重點,運用關稅達到戰略目標才是,先前特朗普先針對墨西哥、加拿大加徵關稅,其目的就是希望墨西哥加強邊境管控或限制中國廠商在該地的生產,這種以關稅作為施壓工具的策略,不僅能迫使輸美產品轉移到美國本土生產,還可用來與貿易夥伴進行談判,藉此減少美國長期以來累積的龐大貿易逆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