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壯闊台灣聯盟發起人吳怡農接受媒體採訪。(中評社 張穎齊攝) |
中評社台北11月26日電(記者 張穎齊)民進黨台北市長擬參選人、壯闊台灣聯盟發起人吳怡農近日因批大罷免引發黨內震撼,被綠營名嘴及側翼批為“切割民進黨”甚至“向藍白靠攏”。吳怡農26日回應,他從未意圖指責任何人,他不是在找戰犯,而是提醒民進黨決策不能憑感覺,應建立科學依據,大罷免的最大啟發,是顯示政黨與社會脫節的危險信號,呼籲民進黨要回到民意基礎、貼近市民。
吳怡農26日在台大校友會館舉行民調發布記者會,針對媒體問及“賴清德、曹興誠是否是大罷免失敗的戰犯”時,吳怡農嚴肅回應“這完全劃錯重點,我不認為現在要去找誰負出責任。”
他指出,問題在於決策模式,政治圈不能憑感覺做事,要有社會基礎與競爭力,要用科學數據支撐,而不是情緒判斷或喊口號。
吳怡農表示,部分名嘴或專家在罷免前信誓旦旦地預測“一定成功”,還預估罷免掉好幾席,結果卻與實際落差甚大,這代表政黨與社會脈動脫節太嚴重,黨應該深思。
吳怡農說,他檢討的不是公民團體的努力,而是部分名嘴、專家與決策圈對社會脈動的誤判,這場罷免讓大家學到,必須強化與社會的雙向溝通。民進黨內仍有許多夥伴從大罷免中得到正面啟示,開始重視基層與民意的距離,當大家對結果不滿時,要選擇惱羞成怒還是冷靜思考?這考驗每個人的修養。
吳怡農強調,自己不會陷入情緒對立,有些事無法改變,但台北市可以改變,他希望用理性與務實讓市民看到更進步的台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