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中評關注:文化到軍事 陸推進兩岸統一態勢
http://www.crntt.tw   2025-11-24 11:25:47
電影《澎湖海戰》在社群媒體上引起討論。(恒生影業臉書)
  中評社台中11月24日電(記者 方敬為)大陸製作的歷史電影《澎湖海戰》10月下旬發布首版預告片,定檔2026年上映,海報主打“統一台灣勢不可擋”;11月解放軍海軍“福建號”航空母艦成軍入列,從影視文化及軍事實力的傳播,可以感受到大陸方面正在按自身的步調推進兩岸事務,掌控台海形勢的主導權。

  《澎湖海戰》作為大陸官方重點支持的影視作品,影片歷時34個月的準備與6個月的拍攝,2179位中國電影幕前幕後演職人員和超4.5萬人次演員參演,輾轉福建泉州、江蘇無錫兩地拍攝。劇組共建造了超過50艘古戰船,其中有12艘長達40米以上,投入的成本及演員陣容都有相當規模。

  首支《澎湖海戰》電影預告片在今年10月25日台灣光復80周年釋出,電影重現17世紀清康熙施琅遠征台灣明鄭勢力的海戰過程,並打出“統一台灣勢不可擋”的標語,其象徵意義不言而喻。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大陸除了在影視文化傳播方面彰顯兩岸議題,同時也強化軍事實力的向外投射,在軟實力與硬實力兩條路線上雙軌並行。今年11月上旬,解放軍海軍福建艦正式入列,成為解放軍首艘電磁彈射航母,並能搭載更多、性能更強的艦載戰機與武器系統,被視為大陸拓展海上作戰能力的里程碑。

  福建艦技術提升擴大了大陸在第一島鏈地帶的軍力投射與監控能力,同時也宣示解放軍進一步改變海上軍事平衡的決心。

  將影視與軍事放在同一脈絡觀察,可以看出,大陸透過建構與敘事鋪陳,藉由歷史題材電影以故事化手法訴求“兩岸統一”的歷史脈絡及正當性,為兩岸民眾提供情感與文化基礎;另外在軍事方面,航母等硬實力的強化則為統一目標提供實際執行的後盾。

  從內容到形式,從象徵到能力建構,這一組合既有宣傳語言的意識形態功能,也帶有改變地緣戰略均衡的實際意圖,反映出大陸方面正在按自身的步調推進兩岸事務。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