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8日出席“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取自鄭麗文臉書) |
中評社台北11月11日電(記者 張穎齊)中國國民黨主席鄭麗文8日出席“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引爆政壇爭議,民進黨痛批敵我不分、配合“中共統戰”,但這場政治風暴卻意外讓民進黨在“反共”與蔣介石歷史評價間陷入兩難。鄭麗文一腳踏進白色恐怖與228歷史記憶的深水區,反倒揭示了台灣政治敘事的長期矛盾,民進黨過去以白色恐怖為批判國民黨威權的核心,如今卻成為最強調“反共護蔣”的政黨?
鄭麗文8日出席統派團體在馬場町舉辦的白色恐怖秋祭,活動追思名單中包含曾任“國軍”中將、後遭以“共諜”罪處決的吳石。民進黨發言人吳崢痛批,國民黨主席不該替“共諜”背書,形同配合“中共統戰滲透”,認為吳石身為“叛國者”、洩露軍情導致“國軍”潰敗,中共更以“密使一號”之名禮遇,鄭麗文此舉是混淆敵我界線。
然而,這場批判的延燒,也讓社會再度回頭檢視白色恐怖的歷史敘事權,民進黨長年以來強調轉型正義、批判蔣介石威權統治,但白色恐怖中確有相當比例受刑者為中共地下黨員或滲透組織。如今民進黨在批評鄭麗文祭拜“共諜”的同時,也必須面對自己過去多次紀念共產黨成員的事實。
馬場町紀念公園於1998年由民進黨籍前台北市長阿扁設立,象徵白色恐怖受難者追思之地。隨後歷任綠營政府,包括蔡英文總統在2016年將5月19日定為“白色恐怖紀念日”,皆以人權與轉型正義為訴求,但民進黨內部許多人士過去在相關活動中所致敬的對象,包含共產黨員黃溫恭、謝雪紅等人。
民進黨籍立委范雲、台駐芬蘭代表林昶佐、台北市議員林亮君及社會民主黨籍議員苗博雅,今年5月19日也曾赴馬場町獻花,被新黨籍議員侯漢廷指出,這些人士所追思的名單中同樣有吳石等共產黨員,民進黨紀念白色恐怖時說是民主前輩,現在卻罵別人拜“共諜”,標準何在?
更具象徵性的,是2017年時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在臉書宣傳“白色恐怖政治受難者遺書特展”,其中就展示共產黨員黃溫恭的遺書;2019年時任文化部長鄭麗君也曾誦讀黃溫恭遺書、哽咽落淚。如今民進黨為批鄭麗文“祭“共諜”而高舉“反共”旗幟,客觀上卻等於重申了蔣介石時期“防共、反共”的正當性。這樣的角色反轉,正是本次事件的政治弔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