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卓榮泰13日強硬表態,財劃法公式錯誤,立法院要自己負責。(中評社 鄭羿菲攝) |
中評社台北9月14日電(記者 鄭羿菲)新版財劃法朝野交鋒從去年12月三讀通過後一直延續至今,牽涉統籌分配稅款、一般性補助款、計畫性補助款,藍白15縣市首長日前雖大動作強硬“要錢”,如今卻被民進黨揪住分子、分母“公式錯誤”的修法把柄擴大宣傳,讓綠營撿到槍,想為大罷免失利後的頹勢止血。
新版財劃法自去年12月20日三讀通過後,一直是朝野攻防戰場之一,行政院曾在2月27日向立法院提出覆議,但遭立法院否決。在大罷免失利後,新版財劃法的政治攻防再起,中國國民黨籍台中市長盧秀燕10日大動作邀集藍白15縣市長連袂開記者會,要求賴政府“放下屠刀”、強硬向賴政府要錢,但行政院長卓榮泰13日邀全台縣市長共商財劃法解方時,盧卻十分低調,態度可說180度轉變。
盧秀燕態度的改變,原因恐在於民進黨近日大肆宣傳藍白在修新版財劃法時,列入法條的“公式錯誤”的小辮子,新版財劃法分子、分母的瑕疵,讓離島連江縣的統籌分配竟然“掛零”,連中國國民黨主席朱立倫都承認公式設計有瑕疵,要求行政院應提修法送立法院,而國民黨籍立委陳雪生也已提案修法。
財劃法分母公式有誤,在於台灣本島19縣市的統籌分配稅款,應以19縣市當分母,但條文卻寫成全台22縣市,將離島三縣都包含進去,使得各縣市實際拿到的錢都變少。
面對財劃法爭議,民進黨統一口徑要求“在野黨應先道歉”,卓榮泰更是強硬表態,“‘立法院’應向民眾負責,自行提出解方”,不想幫藍白擦屁股。卓不願提出院版修正錯誤公式,其實情有可原,畢竟綠營從726、823大罷免失利以來,始終只能憋著一口氣,民進黨此時採取強硬態度,大肆宣傳藍白委修法瑕疵,正是讓綠營基層能吐口惡氣、重振士氣面對2026地方選舉。
不過,民眾對賴清德執政的不滿是複雜因素,包括美國關稅談判、前台灣民眾黨主席柯文哲獲釋等,多份民調已能佐證,如今綠營雖能暫時緩緩大罷免失利以來的一口氣,但美國關稅結果即將出爐,面對接下來的議題攻防,恐怕也無法太過樂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