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賴清德在罷免結果出來後親自召開記者會。(照片:府方提供) |
中評社台北8月24日電(記者 黃筱筠)一如726大罷免,823罷免投票,7席國民黨立委全部反罷成功。這個結果民進黨一定早有掌握,才會在823前夕傳出一連串的內閣改組的消息,且繼任人選有英系人馬,想要穩住黨內派系。從投票結果看來,“賴政府”執政的績效難獲得民眾肯定,但賴上火線留任行政院長卓榮泰,後續執政反彈,還會接踵而來。
第二波罷免投票,7席藍委羅明才、江啟臣、楊瓊瓔、顏寬恒、林思銘、馬文君、游顥等7名立委的罷免案,全數遭到否決。加上7月26日罷免案結果,共31名國民黨立委罷免案全數未通過。
核三重啟公投結果為同意票434萬1432張,不同意票151萬1693張,投票率29.53%,同意票佔投票權人總數21.7%,同意票雖多於不同意票,但未達1/4通過門檻的500萬523張票,依公投法規定,公投結果為不通過。
賴清德在罷免與核三重啟公投結果出來之後,親上火線召開記者會,會中有兩大重點,一個是對先進核能使用更加開放的態度;另外則是行政院長卓榮泰因目前局勢要留任。
這次罷免投票7個選區都是偏向藍營優勢選區,加上民進黨雖然說要力挺大罷免,但是力挺的幅度並沒有726來得大,動員力度也沒有比726高。因此,會有這樣結果其實早能預料。而投票前夕傳出一連串的民進黨與內閣調動,就是為了穩住罷免投票,但顯然民眾不是很滿意。
這次民進黨人事與內閣閣員調整,可看出賴清德希望拉攏英系,但這些人又不是這麼“英系”,這是賴刻意佈局。從民進黨秘書長任用過去認為英系的徐國勇接任,到傳出行政院秘書長龔明鑫要接任經濟部長,總統府副祕書長張惇涵,擬接任行政院祕書長。這幾個人馬變動,都存在與英系有某種程度關係。
賴清德這樣佈局希望拉攏英系,想要穩定民進黨派系。但是細看這些人馬,卻非這麼英系,以徐國勇來說過去擔任內政部長與英系關係密切,但與當時行政院長蘇貞昌關係卻不是這麼好,許多警政人事佈局,兩人之間有嫌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