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中評社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7月5日電(記者 張嘉文)7月26日大罷免投票進入最後倒數,藍營全力造勢希望催出不同意罷免票,但綜觀局勢,中國國民黨內部其實面臨三大致命內憂,若無法妥善處理,不僅抗罷動能有限,更可能使整體選情陷於被動,最終可能出現綠營希望至少罷免10席以上藍委的局面出現。
三大內憂包括,第一,國民黨之前為了反制發動罷免綠委,涉及不實連署,遭檢調以最大力度全面查辦,至今司法風暴中仍延燒。據國民黨中央黨部統計,截至2日為止,包括中央黨部及12個縣市黨部共有126位黨工遭到約談,其中15人被羈押(現有7人在押),另有台南、台北、宜蘭、新北、台中等5個縣市共75位黨工遭到起訴。
部分地方黨部甚至面臨“團滅”危機,這直接削弱藍營的基層組織動員力,讓許多藍營立委無法倚賴黨部資源,必須各自為戰,自行籌措人力、財力投入反罷免宣傳與組織,對多數藍委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
其次,藍營的地方政治生態錯綜複雜,部分藍委長期坐穩地盤,導致有意出頭的地方議員或人士心中未必全然支持藍委抗罷,甚至反而可能暗自觀望,樂見藍委被罷免,為的是接下來的補選有機會接棒參選。這種“各懷鬼胎”的心態,導致國民黨在一些選區表面上團結,實際上卻潛藏鬆動,嚴重影響基層同心作戰的士氣。
第三,也是關鍵的內憂,出在黨中央領導力不足,加上面臨黨主席改選之際,現任主席朱立倫雖屢屢呼籲全黨團結迎戰大罷免,但外界普遍認為朱本身能量有限,已難號召全黨上下,就看接下來規畫的一系列造勢能否達到挽回頹勢的效果,如果抗罷火力始終分散,無法有效集中,都會讓國民黨在氣勢或組織動員,都顯得處於劣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