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藍白合作站隊已造成綠營龐大民意壓力。(中評社 資料照) |
中評社台北5月6日電(記者 鄭羿菲)民進黨操作大罷免,激化對立手法層出不窮,但賴清德在2024大選只拿到4成選票,另外的6成民意會不會反撲?綠營會否積小勝而大敗?即將在7月至8月間的罷免藍委投票中到答案,值得後續觀察。
大罷免浪潮持續延燒,根據中選會統計,共有50名立委進入罷免連署第二階段,包含34席國民黨立委、1席無黨籍泛藍立委以及15席民進黨立委。雖罷藍委民團聲勢較強,但民進黨執政內外交迫,政治面有4月26日在野黨25萬人上凱道“戰獨裁”,經濟面有美國對等關稅、新台幣狂升值等,藍白已逐漸整合向綠吹響戰鬥號角。
賴清德口中“更大的民意”正醞釀反撲綠營,也為2026地方選舉開始熱身,近期從2場集會活動高下立判:一、台獨網紅八炯等人舉辦419“拒絕統戰,守護台灣”集會,號召青鳥上凱道,在大晴天的天氣下,現場湧入5.5萬人。二、中國國民黨舉辦426“戰獨裁”集會,民眾黨響應聯合,在陰雨綿綿的天氣下,凱道湧入25萬人,當中也包含對賴清德執政近1年毫無成績不滿的中間選民。
賴清德操弄大罷免議題撕裂台灣社會、塑造對立,不外乎是要緊抓自己40%選票的基本盤,但隨著民眾黨主席黃國昌下軍令“罷免投票出來投反對票,對民進黨、賴清德說不”,藍白逐漸整合站隊後,面對的是近60%民意的反撲。
不過,台灣新故鄉智庫協會理事曲兆祥直言,426聲勢浩大,但大罷免不可能停,反而會更激化。從近期罷藍團體宣傳時,不時出現正反意見民眾搶麥克風、互罵、肢體暴力等衝突來看,台灣社會更趨對立。
民進黨應對台灣內部壓力,也只能催化對立應對,逮到機會就攻訐藍白,如白沙屯媽祖進香近33萬人的宗教活動,親綠媒體大肆抹黑黃國昌守孝百日卻出席犯忌,綠營側翼再接力抨擊,還得由朝天宮回應“守孝與媽祖不會衝突”,見抹黑無效,再開始渲染黃活動中坐機車違規等事、國民黨籍雲林縣長張麗善移開值年爐主等。
另一個激化社會對立是來自於司法,檢調大動作偵查大罷免“死亡連署”,搜查數個國民黨地方黨部、羈押黨公職,雖藍營因“偽造文書”而理虧,但也讓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出生質疑,無法理解為何檢調的辦案局勢會趨向特定方向,死亡連署有這麼嚴重嗎?長期以來微罪不舉,此次卻嚴重到跟重刑犯一樣在處理,民意會有所反應。
台灣內外壓力驟升,雖綠營在大罷免上多箭齊發,打得藍營應接不暇、士氣大傷,但台灣政治、經濟問題不止,尤其不論是美國高關稅或新台幣狂升值,都可能造成台灣下半年出現企業倒閉、勞工失業潮。在此情況下,大罷免對綠營究竟是好的,還是會使得情勢更惡化,弄巧成拙,還很難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