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社評:十五運為大灣區深度交融提供新範例
http://www.crntt.tw   2025-11-22 00:06:29
粵港澳三地運動員代表開幕式同時入場(資料圖)
  中評社香港11月22日電(評論員 陳倩羚)第15屆全國運動會於昨日晚圓滿閉幕,這對香港而言是猶具特殊意義的一屆全運會,不僅因為港隊運動員創下了9金2銀8銅的歷史佳績,更重要的是,這是首場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的全運會,其成功經驗對於未來香港進一步加深與大灣區各城之間的聯繫,推動粵港澳三地之間的深度合作交流具積極的示範意義。

  第一,十五運是粵港澳三地在體育領域的一次成功合作實踐,將為其日後繼續合辦更多大型體育賽事提供寶貴的借鑒經驗。

  粵港澳三地雖然地理位置毗鄰,具備合辦全運會的地利優勢,但由於三地分屬三個不同的司法管轄區,在合辦賽事時也需要處理不少諸如人員流動、跨境運送檢測樣本等困難。不過,儘管這是三地首次合辦規格如此之高的國家級體育賽事,但各方都抱持著辦法總比困難多的心態,一步一個腳印摸著石頭過河,一方面在賽前舉辦多項大型測試賽(包括途經港珠澳大橋的公路單車測試賽、橫跨深港兩地的田徑馬拉松測試賽等)以提升三地之間的協同運作及應變處理能力;另一方面則為賽事舉辦貼合打造創新的規則安排,如為運動員及相關工作人員設置以容貌識別的快速通關專屬通道,以便利賽事人員的跨境往來。

  這些從十五運中摸索積累的可行經驗,對三地下次再舉辦規模相當甚至更大型的體育賽事有重要的借鑒意義。日前,國際奧委會終身名譽主席巴赫訪港,其提到大灣區擁有許多世界級運動設施,具備申辦奧運的一切條件,這一言論旋即在粵港澳三地點亮起奧運夢的火種。我們認為,本屆全運會是三地未來以大灣區名義申辦2036年奧運的一個良好開端,也期待未來三地能繼續攜手合作,在體育領域探索更多交流互動的可能性,並累積更多舉辦大型賽事的寶貴經驗,共同朝著爭取讓奧運落地大灣區的宏大目標邁進。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相關專題: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