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 ->> 策論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評觀察:美國對台戰略 政策模糊軍事硬化
http://www.crntt.tw   2025-09-14 00:15:03
美軍將“提豐”(Typhon)導彈系統納入了近期的美日聯合軍演演練科目。
  中評社香港9月14日電(作者 一嫻)近期舉行的美日聯合軍演中,一個新的細節格外引人注目:美軍將“提豐”(Typhon)導彈系統納入演練科目。提豐導彈系統是美國在《中導條約》廢止後開發的陸基中程導彈平台,可發射戰斧巡航導彈和SM-6導彈,射程覆蓋約1000至2500公里。它的出現意味著此次演習性質已超越以往的海空協同,呈現出更具攻擊性的火力鏈條構建意圖。

  在過去,美日演習往往側重於海空力量的互操作性,強調指揮協同與區域防禦。這次導彈系統的亮相,則顯示出美日同盟已不再滿足於“演練式合作”,而是要通過火力整合展現對區域局勢的實質介入能力。尤其在台海與東海緊張的背景下,提豐導彈的展示帶有鮮明的戰略信號:它並非單純的演練項目,而是意在凸顯美日具備覆蓋東海、台海,制衡中國的現實能力。

  無獨有偶,如果說美日軍演中的提豐導彈亮相是一次“展示”,那麼菲律賓的留駐部署就是一次“落地”。美國在2024年初次將 Typhon導彈部署於菲律賓時,公開強調僅屬演習的臨時性質,但演習結束後並未撤離,逐漸轉化為事實上的常態存在。中方當時就嚴厲批評其“嚴重威脅地區安全、破壞南海與台海穩定”,並警告菲律賓此舉是“引狼入室”。

  菲律賓的提豐導彈留駐,使呂宋島北端成為台海南口的“硬節點”,美軍無需直接進入台海,就能在戰略上覆蓋台海與南海出入口。換言之,菲律賓的導彈留駐讓戰略模糊停留在外交辭令層面,卻在軍事上顯得更加清晰,也為美軍在日本的部署埋下伏筆。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