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榮恭 |
中評社台北9月8日電(作者 張榮恭)在大陸展現軍事實力的九三大閱兵及國家主席習近平現場講話強調“堅決維護國家主權、統一、領土完整”後,台灣更需要慎重思考兩岸關係究竟將走向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如果民進黨政府繼續像過去九年這樣拒斥兩岸關係原本行之有效的政治基礎,並推進台獨,就勢必把台灣推向與大陸不斷對抗甚至軍事衝突。
大閱兵出列的新式軍備,無不令人重視。戰略核導彈的東風5C可覆蓋全球;跳級現身的東風61之威力正受到各國關注。過去大陸新式戰略核導彈都是在國慶閱兵時才亮相,例如東風5系列是1984建國35週年閱兵時首度展示;東風31系列是2009建國60週年閱兵時現身;東風41系列是2019建國70週年閱兵時亮相。此次則例外。
就在各方高度注視近年大陸新型東風系列的研發之際,不迨下次國慶閱兵,九三大閱兵即已提前擺出成果,且非51型而是61型。顯示大陸為因應國際變局,已以超高速度建軍強軍,進一步阻斷了第一核武大國美國搞核訛詐的念頭。
因此,習近平現場講話指出,“今天,人類又面臨和平還是戰爭、對話還是對抗、共贏還是零和的抉擇”。這正是不點名地對美國的呼籲。猶如大陸應對美國發動關稅戰一樣,所持立場是“要談,大門敞開;要打,奉陪到底”。同樣的抉擇也擺在海峽兩岸之間,民進黨政府是願意重拾能夠促進兩岸和平的九二共識?還是執意“以獨引戰”?
據筆者觀察,在大閱兵升旗儀式中,護旗方隊踢正步131步,就是代表從1894年甲午戰敗至2025的131年,每一步都象徵中華民族從積弱不振、受盡列強欺凌,邁向強大,直到現在有能力反制個別霸權國家對外霸凌,且成為世界上盼望完善國際治理體系的國家之寄托。而因甲午戰敗所簽署的馬關條約,迫使中國割讓台灣和澎湖給日本,今年又正好是馬關條約的130週年。
對日抗戰勝利後,台澎回歸中國版圖,其後至今80年,兩岸衹有1945年之後的四年間隸屬一個中央政府,1949年迄今,國家尚未統一。護旗方隊的正步步伐從甲午戰爭算起,表明了絕不再因外力而失去台灣。習近平也當場向世界宣告堅持國家統一。此為台灣無從迴避的生存課題,差別在於經由和平方式或非和平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