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軍“福特號”航母戰鬥群在加勒比海域活動。 |
中評社香港11月23日電(作者 一嫻)委內瑞拉局勢近期可能迎來新的震動。美國正以“打擊毒品恐怖組織”和“遏制跨國犯罪集團”為由,提高對委內瑞拉的施壓力度。“南方之矛”的軍事行動正在展開,“福特號”航母戰鬥群在加勒比海域活動,美國南方司令部的節奏明顯加快。特朗普本人則公開表示“不排除採取軍事行動”。
從法理上看,“毒品反恐”是最容易取得國會支持、國際輿論也無法反對的敘事框架。但從美國反應方式、政治語言與軍事節奏來看,這次行動的邏輯顯然已超出執法範疇,更像是一條從未真正消失的地緣原則——門羅主義——正在重新回到美國政策核心。
一、門羅主義回潮:美國不會放棄的後院邏輯
1823年,美國提出門羅主義,核心衹有一句話:
“美洲是我們的區域,不歡迎外來力量。”兩百年來,這條線從未真正消失,並不斷升級為更現代的形式:
--拉美屬於美國天然影響圈;
--外部大國不應長期深入;
--若出現“不聽話”的政府,美國會以各種方式施壓。
從古巴導彈危機到多次介入中南美洲政局,美國始終把南部視為“不能失控的後院”。委內瑞拉之所以引發美國強烈反應,不是僅因為毒品恐怖,而是因為它同時踩中了三條紅線:政治不按美國預期+與外部力量保持合作+掌握全球最大探明石油儲量。這三點組合,使美國本能地重新回到門羅主義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