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朱松嶺(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北京8月27日電(記者 海涵)為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中國大陸將於9月3日舉行盛大閱兵式。北京聯合大學台灣研究院教授朱松嶺日前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指出,這不僅是對歷史的莊嚴回望,更是面對現實挑戰的強力宣示,是國家統一意志、民族精神意志、戰略安全意志的集中展現。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朱松嶺認為,紀念這兩個“80周年”,不僅是緬懷歷史的儀式,更是對當下兩岸關係現實的深刻啟迪。這兩個“80周年”紀念,不是孤立的歷史符號,而是今天反台獨、促統一的路標,是兩岸共同命運的根基。
朱松嶺是北京聯合大學政治學研究所所長、台灣研究院教授,主要從事兩岸關係、台灣政治制度史、國家統一憲法學理論和台港澳法的研究。
紀念兩個“80周年”是當下反“獨”促統的路標
今年是抗戰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朱松嶺認為,紀念這兩個“80周年”,不僅是緬懷歷史的儀式,更是對當下兩岸關係現實的深刻啟迪。對這兩個歷史節點的重新認知,不只是歷史的回響,更是現實的昭示,是對民族命運共同體的再確認,是對“台獨史觀”的有力駁斥,是兩岸攜手走向國家統一與民族復興的精神動員與政治指引。
首先,兩岸應銘記共同抗戰,這是兩岸同屬中華民族、同屬一個國家的鐵證。朱松嶺說,1945年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的偉大勝利,是中華民族百年苦難中最壯麗的一頁,在這場史詩級的抗戰中,台灣同胞從未缺席,台灣光復正是這場偉大戰爭勝利的必然成果,是中華民族揚眉吐氣的光榮象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