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山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朱衛斌(中評社資料圖) |
中評社香港8月25日電(記者 盧哲)針對賴清德8月15日發表的所謂紀念文章,中山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朱衛斌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表示,賴的言論行為不僅違背歷史事實與民族大義,更印證了台獨勢力甘當外部勢力棋子的本質。他強調,賴清德的錯誤史觀危害極大。“媚日史觀”與親日倚美路線,本質上是以政治私利綁架台灣前途,終將把台灣推向危險境地。
朱衛斌,中山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廣東台灣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台灣問題及中美關係史等。
今年是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也是台灣光復80周年。8月15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0周年紀念日。賴清德8月15日在社交平台發表所謂紀念文章,全文避談抗戰勝利,僅以“終戰”代替,只字未提對日抗戰,亦未出現日本戰敗投降等字眼,招致各方質疑和批評。
朱衛斌在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時指出,賴清德的有關言論反映其二戰史觀嚴重扭曲,同時又包藏禍心。所謂“終戰”之說,來源於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的《終戰詔書》,該詔書既沒提到“投降”,也沒承認“戰敗”,只是隱喻戰爭結束。該詔書對日本發起的侵略戰爭沒有絲毫反省悔罪之意,更沒有承認侵略中國的事實。
朱衛斌表示,賴清德在所謂“紀念文章”中使用“終戰”而非“抗戰勝利”或“日本投降”等表述,原因是顯而易見的:其一是迎合日本,服務台獨政治私利。“終戰”之說是典型的“媚日史觀”,企圖通過淡化日本殖民侵略罪行,以換取日本對台獨的政治支持。 |